沙溪镇:千年“过会” 过出时代新风貌
在童喜华一代人的记忆里,沙溪古镇与东滩相连的鸡公桥头边原有一家茶馆,午饭过后,孩子们常到茶馆去,挨在老人身边听故事,或到圆门口,看两位打铁师傅下棋。
竹椅吱呀,茶香袅袅,棋举棋落,蝉鸣知秋。老人说,夏收秋种结束后,马上就要“过会”啦。村民们在这个时候走亲访友,轮流摆席,只讲究一个:你过完了我来过。
这习俗由来和唐朝的王宝钏有关。王宝钏独居寒窑十八年,其母亲经常前来探望女儿,慢慢演变成了“过会”。但唐朝据今上千年历史,这种说法并不准确。老人又说,从清朝开始村里有“抬佛、轮佛”做法,佛像所到之户,便恭敬奉迎,广邀宾朋,广结良缘,笑谈畅饮间将农业生产、日常运势寄托于神灵庇佑。
如今,这在传说中沿袭了千年的传统,依然被推陈出新地承袭,并在蔓延出新的时代精神。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至十月初一,是沙溪各村庄轮流“过会”的日子。
今年10月25日,农历九月十一,童喜华短暂地放下手中的忙活,从浙江义乌赶回来,风尘仆仆地来到沙溪镇青岩村支部书记任炮贵家中“过会”。
七拐八弯的窄巷,人潮山涌,笑谈四方。汽车、电瓶车一辆辆挤进来,车窗一降,便是熟悉的面庞。“今天青岩村的童家自然村里有好几户‘过会’,如果是在早些年,这傍晚时候车都不可能开得进来。”任炮贵说。“过会”的人家庭院敞开,主人站在家门口笑吟吟地招呼客人,阔别重逢的喜悦伴着浓浓的乡音扑面而来。
院外孩童烟火明,屋前老妪香烛忙。一锅茶蛋烟气缭绕,一碗鸭汤诱人飘香。露天支起大锅,便拉开了一晚的盛宴。鲜嫩可口的炒牛肉、黄澄油亮的闸蟹、甘甜爽口的蒿笋……热腾腾的菜肴流水一般传上桌,“鸡鸭鱼肉,都是自家的味道。”童喜华说外面买的牛肉不是家里吃草的牛肉味。2013年,童喜华骑着一辆摩托车奔到280公里外的义乌开了自己的第一家超市。“投资15万,开了三间,一间一天可以赚600元。”他看见行情不错,又开了第二家超市,分八间,房租每年24万。“那里很多外地人,旁边的梦娜袜业就有5000多工人,一人一天消费2元,超市就能赚3000元。”在外打拼后,童喜华回乡少了,只有每年“过会”或者过年回来,“过会”回家时把自己在外面做生意的经验传授给家人,“两个哥哥和两个姐夫也跟着我去了义乌那边开超市。”
几张小圆桌,一圈塑料凳,却盛住了一方烟火。桌上吃的不是席,是故土的味道,是乡里乡亲的味道,是回忆,是团聚,也是留念。庭院深深里,有久别重逢的眷念,也有致富共享的奋进。当酒酣耳热,杯盘扫尽,主人为留下的亲眷和客人们沏上一杯香茶,在院里的小桌上摆上新鲜香甜的瓜果和入口即化的芝麻糖,大家围坐一圈,同叙往日情,互诉新鲜事。
童喜华说做生意要眼光准、胆子大。开超市在学校、车站、大工厂旁易生存下来,规模越大越好,小超市品种少不能满足顾客需求容易被大超市“吃”掉。“薄利多销的竞争观念就是1块5毛和1块4毛的区别,一瓶水进货6毛,别人卖1块,我卖8毛。还要胆大敢存货。”有人说想开服装店,童喜华说开服装店方法又不一样,更难生存,季节性清仓不能存货。“超市不易亏本,童家280户,有七十多户在外面开超市,大多是趁着‘过会’时候回乡带亲戚朋友一起去找机会做。做木工、水泥、油漆的去开超市,回来都买上了轿车呢。” 童喜华一脸喜气洋洋。
“近些年,我们这里大家‘过会’时就会坐在一起聊事业,聊家庭,有开超市的也有做农业产业的,互相交流经验,互相学习,先富带后富,‘过会’形式上越来越简单却充满意义。现在家乡越来越繁荣了,也可以在附近做生意、创业,回乡也能大有作为,农村也有一番大天地。”大嫂郑丽萍说。
华灯初向晚,良辰应如是。天幕月明星稀,山间潇风独奏。空中一盘白玉镜藏于云雾间,清辉撒在昏黄的小广场上。一些刚吃完‘过会’宴的乡村妇女们便三三两两聚拢过来,抬着音响,水袖一扬便跳起了广场舞。
“以前‘过会’是铺张浪费,一家烧十几桌饭菜,提前三天备菜刷碗,得花一万多,在一起打麻将、喝酒吹牛,从早吃到晚。现在越来越简朴了,一家顶多置办3-5桌,就请客人来会一餐,茶余饭后聊聊天、跳跳舞,人也越活越年轻。大家从观念上改变了。”李银仙大姐今年59岁了,自从跳了广场舞,大家说她的气色和精神越来越好。
古屋,长藤,浮桥,青苔板,河卵石。对于无论是走出去的童喜华还是留下来的郑丽萍,它们和着陈年旧事,溶在沙溪人的血液里,留在沙溪人的记忆里,永不相忘。
如今,踏实的信仰沉淀为素朴的人情,冗杂的仪式演变为勤俭致富的新风尚。诞生于历史中的“过会”习俗,注定会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进化和精神面貌的嬗变不断演进,而新时代“过会”的故事被勤劳的沙溪人民续写在地方发展的史诗里,每一笔都乡愁缱绻,每一画都落在血脉灵魂里。(记者 贺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