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村村来了批新马甲
7月的朝阳镇王村村热闹非凡!南昌大学共青学院分贝青年实践队的队员们身着红马甲,带着满满活力,在这里开展了为期5天的“三下乡”活动,把知识、欢笑和温暖送到了乡亲们手中。
安全防护,他们是认真的!
白天,队员们沿着水库边巡查,像“安全侦探”一样揪出隐患;傍晚串门送防溺水手册,给小朋友讲“玩水要小心”的故事,家长们都说:“这些年轻人把安全讲到了咱心坎里!”
文明新风,玩着玩着就记住了!
移风易俗还能这么搞?“新风同答”抢答赛上,大爷大妈和娃们比着举手;非遗道情一开口,村民们跟着节奏点头;还有移风易俗飞行棋,掷骰子、闯关卡、赢奖品,玩着玩着就把“喜事新办”“垃圾分类”记牢了。
非遗课堂,大人小孩都“上瘾”!
手工造纸课上,看着纸浆变成一张张纸,小朋友眼睛瞪得溜圆;漆扇制作时,阿姨们拿起画笔,把夏天的花花草草都画在了扇面上。“原来老手艺这么酷!”一个小姑娘举着自己做的扇子笑开了花。
盛夏走访,故事比空调还舒坦!
队员们去看望了“江西好人”毛梅琴阿姨,听她讲帮助邻里的故事,还顺手扫了院子。“阿姨说的这些事儿,听着心里透亮,比待在空调房里舒坦!”有队员抹了把额角的汗笑着说,这趟走访,是真体会到“奉献”俩字的分量了。
夜间巡逻,他们是最亮的星!
每天晚上7点半到9点,队员们化身“乡村守夜人”,在村里街巷巡逻。“有他们在,晚上睡觉都更踏实!”村民们的夸奖,是给这群年轻人最好的勋章。
5天实践中,青年实践队员们以青春之力赋能乡村,用实干带来真切改变。这既是学子们践行担当的生动体现,也让知识、文化与关怀扎根乡土。他们在实践中锤炼本领、厚植情怀,这份成长必将化为动力,激励他们在乡村振兴路上持续奋进,为乡村发展贡献青春力量。(记者 邓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