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2340学位!信州这样打造“硬核”教育

时间:2025-09-01 来源:信州资讯 责任编辑:信州人家网 增大字号 减小字号 打印

文章摘要:近年来,信州区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紧扣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主线,通过大手笔投入、高标准建设、智能化赋能,全面提升学校硬件设施水平,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近年来,信州区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紧扣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主线,通过大手笔投入、高标准建设、智能化赋能,全面提升学校硬件设施水平,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通过新建和改扩建现代化校园,推动智慧教育城乡全覆盖,信州教育正以“硬件升级”撬动“质量跃升”,谱写新时代教育惠民的生动篇章。

扩容提质,打造现代化教育新地标

信州区坚持把学校建设作为民生工程的“先手棋”,通过“新建+改扩建”双轮驱动,持续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其中,上饶市第一小学三江总校作为区域教育名片,自2021年起,总投资2.2亿元,配备VR教室、机器人训练室、校园电视台等30余个功能教室,实行“一校两区”的管理模式。2023年以来,全区累计投入约5.98亿元,新改扩建信州中专、七小、十一小、凤凰学校、沙溪中心小学、沙溪宋宅中学、秦峰中学、朝阳第二中心幼儿园、沙溪第二中心幼儿园、秦峰第二中心幼儿园等10所学校,新增学位2340个。2025年春季启用的上饶市第七小学新校区,更以恒温游泳馆、黑匣子剧场、劳动实践长廊等特色设施,助力学生在现代化环境中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数字赋能,构建智慧教育新生态

信州区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推动教育公平的“加速器”,全力打造“数字校园”。2023年,信州教育城域网全面建成,全区所有学校、班级接入1000M带宽,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全覆盖。依托江西电信教育云平台,农村学校通过“同步课堂”与城区名校共享优质师资。例如,灵溪中心小学等偏远学校的学生不仅能与城区学生同上一堂课,还能通过云平台获取海量教学资源,实现“城乡教育零距离”。

在教学场景创新上,信州区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例如,部分学校引入虚拟实验室、3D地图等数字化工具,让物理电路实验、历史地理跨学科项目式学习等教学场景更生动;教师通过AI学情分析精准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实现“因材施教”。

强师兴教,培育高质量发展软实力

硬件升级的同时,信州区同步推进师资队伍建设。通过“联片教研”“云端研修”“青蓝工程”等举措,构建“城区带乡村、名校带薄弱”的教师成长体系。目前,信州区教研中心通过“骨干教师巡课”“主题教研展评”等活动,带动城区薄弱校教师和乡镇学校教师提升教学能力;开设线上“名师讲堂”辐射引领,推送新课标解读、信息技术融合等专题微讲座和优秀作业设计案例,突破时空限制共享优质资源。2024年,全区开展乡镇青年教师学科素能提升培训3期,覆盖235名教师,通过教材分析、说课评课等实操训练,助力农村教师专业成长。组织“信州名师”培养对象赴上海优质名校跟岗研修,通过沉浸式学习,帮助名师拓宽视野,更新理念,提升教学研究与教育创新能力。研修结束后,研修人员在区内汇报展示,实现“一人参训、全校受益、全区辐射”的联动效应。

“教育是民生之基,更是面向未来的事业。”信州区教体局负责人表示将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以硬件升级为支点,以内涵发展为核心,努力打造“城乡一体、优质均衡、特色鲜明”的教育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