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信州区:“小改变”服务“大民生”,打造基层政务服务品牌

时间:2023-09-20 来源:信州资讯 责任编辑:信州人家网 增大字号 减小字号 打印

“这次办证与以往任何一次办事体验都不同,开发商帮我提交了一次材料后,缴税我直接在手机上就完成了,直到领取房产证我才来了大厅一次,非常方便!”近日,高先生在增量房登记和办税“网上(掌上)办理”平台完成了信息上传和税款缴纳,并在信州区政务服务中心的不动产中心花费了不到15分钟就领取到了房产证。“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已实现“一人、一窗、一机”全流程线上办理,极大减轻了群众和企业的办税负担。

今年,信州区通过优化服务环境、细化服务管理、深化服务运营、强化服务成效四项举措,进一步探索标准化、智能化、人性化服务模式,持续释放政务服务潜能,致力于将政务服务大厅打造成企业群众最满意的大厅。

信州区政务服务中心对服务大厅进行了整体改造升级,其中,服务中心一层为接待咨询大厅、自助服务区和普惠金融服务中心;二层为企业和群众办事主大厅,7个功能区块,共设置了90个窗口,其中通用综合窗口4个,分类综合窗口81个,特色窗口5个,进驻了33个区部门300余名工作人员(含整建制进驻单位)1451项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据统计,日均办件量1.44万件,日均接待办事群众2000余人次。

优化服务环境,变“办事”为“休闲”。区政务服务中心给企业群众提供“休闲”式服务体验,让办事更加轻松、愉快。大厅内设置无障碍卫生间、母婴室、阅读区、上网区、休息区,规范设置咨询引导台、LED显示屏、电子查询触摸屏等,配备了急救医疗设施,加强了适老化、无障碍改造,配备老花镜、轮椅等助老助残设施,提供冷热饮水、充电等便民服务。开展“服务用心、审批增效、队伍提能”主题活动:推行微笑服务和文明用语,提升了窗口服务态度;优化窗口审批流程、一次性告知等,提高了窗口服务效率;开展红旗窗口和服务明星评选,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细化服务管理,创新“店小二”式贴心服务。信州区修订完善《信州区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工作手册》,组织窗口工作人员学习并对照执行;制定评选规范,对中心窗口的工作人员评选“月度服务明星”,结果纳入年度考核。聚焦特殊群体提升服务质量,对行动不便群体,设立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点,开展帮办代办;对老年人群体,提供“关怀模式”聚焦服务,开设“绿色通道”,健全涉老基础设施,设置接待专窗,确保涉老医疗、社保、民政、生活缴费等高频服务事项能够“一站式”办结;对听障等特殊群体,组织咨询引导员学习“手语”,为听障人士办事搭建“有声”桥梁,特殊群体也能好办事、办成事。

深化服务运营,变“人来人往”为“网来网去”。信州区推进政务服务“免证办理”,涉及13个单位127项“免证办理”申请类事项,432个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设置“赣服通”“免证办”功能;推进“异地通办”,区政务服务中心同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行政服务中心、衢州市柯城区行政服务中心、南昌市青云谱区政数局签订了“异地通办”政务服务战略合作协议,社保、公安、商事登记等66项可实现异地通办;推行“并联审批”,对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及外商投资项目实行特事特办和全程无偿代办服务,把多头申报填报表格、填报内容雷同、重复提供材料及审批环节繁多的相关窗口部门联动;推行“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改革,实现自然人、企业法人“一件事一次办”;推进服务延伸,强化示范引领,全区8个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共设置29个综合窗口,操作使用信州区“一窗式”综合服务平台系统办结业务。

强化服务成效,建设“一站式”政务公开专区。中心设置评价器、意见簿、意见箱、投诉电话等评价渠道,设立了“阳光办”投诉机制,开展“将心比心、终端体验”等专项活动,开展“窗口腐败”自查自纠3次。打造政务公开资料阅览区、政务公开自助查询区、政务公开意见征集区,建立意见收集反馈机制,方便群众企业了解政府政策,进一步打造阳光型、服务型政府。(记者 贺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