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移风易俗“五个100”部分先进典型事迹巡展|第22期

时间:2023-12-20 来源:文明江西 责任编辑:信州人家网 增大字号 减小字号 打印

移风易俗弘扬最美家风

江西省移风易俗“五个100”之“移风易俗好家庭”

典型代表李火根家庭事迹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容易,难的是一辈子坚持做好事。一家人做一件好事容易,难的是一辈子都在“重复”做这一件好事。在上饶德兴万村乡墩上村,李火根一家三代人接力照顾毫无血缘关系的患病村民李古桂半个多世纪的助人为乐故事被传为美谈。

村民李古桂两三岁的时候,因为持续发高烧,得了脑膜炎,所以智力弱于正常人。1968年,李古桂的父亲去世了,母亲也一病不起。看到李古桂因为无人照顾而面黄肌瘦,李火根的父亲李先水动了恻隐之心,收留了这个苦命的孩子。

李先水夫妇都是老实本分的农民,在那个靠劳力挣“工分”的年代,李古桂的到来,对这个本就一贫如洗的家庭来说,多了双“筷子”,就多了个“担子”。但是,李先水夫妇从来没有动过要把李古桂赶回去的念头。春归秋至,寒来暑往,这一照顾就是14年。

1982年的一天,年迈的李先水把已经分家另起炉灶的李火根叫了回来,表示自己年纪大了,希望他能接过照顾李古桂的担子,李火根没有丝毫犹豫,爽快答应了。

“那时我已经把古桂当成兄弟了,毕竟我们打小一起长大,有感情了,照顾兄弟很应当的嘛。”李火根回忆说。 

李火根比李古桂年长5岁,两人没有血缘,但却早已融入血液。不是兄弟,却胜似兄弟。由于智力偏低,李古桂没有独立照顾自己的能力。李火根要是打算去市里或者镇里的话,都会提前把饭烧好把菜做好。从1982年到现在,李火根照顾了李古桂41年。

分箱、除虫、割蜜……李火根把自己掌握的养蜂技术反反复复说给李古桂听,一遍又一遍演示给李古桂看。他不知道李古桂能听懂几句、掌握多少,但他相信,这是他有生之年能为李古桂做得最有意义的一件事。

李火根不仅对李古桂好,对自己的亲兄弟也好。李火根的二弟李金根夫妇都是残疾人,家中四个小孩,这么多年,李火根没少帮忙。

“我的父母都是老实本分的农民。从小,父母就经常教育我要助人为乐,他们说这样不仅能帮到别人,自己也能收获快乐。这些年下来,我觉得我很快乐。”李火根说。

李先水的一言一行影响了李火根,李火根的一言一行也影响着他的儿子、女儿和女婿。

“您放心,如果您先走了,我们会接过您的担子,一直赡养叔叔到百年。”晚饭刚结束的时候,女婿付昌幼来了,看出了李火根的担心,三言两语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日常生活中,李火根带领家人积极参与村里的志愿服务活动。在疫情防控最吃紧的时候,李火根第一时间报名参加村里防疫志愿服务队,村里巡逻、村委值班、村口值守……到处都少不了他的身影。他还是村里红白理事会成员,积极带头宣传移风易俗。在李火根的影响下,女婿付昌幼也积极资助困难学生,助力乡村教育。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李火根家庭是千千万万普通家庭中的一员,是一群平凡生活中的“小人物”,却努力让自己在移风易俗行动中成为一盏灯、一面旗。一家三代人在倡导文明新风中发挥着积极的正能量,引导着身边人见贤思齐、向善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