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明实践】心有所“暑” 不负所“托”——北门街道长塘社区开设暑期爱心托管班
在长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二楼未成年活动室里,任子杰老师在黑板上画下一个个油汪汪的汤包、热腾腾的面条、甜润可口的糕点、夹着芝士的汉堡……孩子们专注地盯着老师的笔尖,又低头在纸上深深浅浅地描摹。
穿白衣服的小女孩在纸上“开”了一家小店,铺子里“卖”着各色早点,招牌后探出一张店主的圆脸;旁边的男孩则把五颜六色的食品“摆”上了超市货架,都是小朋友爱吃的零食。
任子杰老师今天的教学课题是“美食”,他是郑州轻工业大学环境设计专业的大三学生,在长塘社区暑托班做志愿者老师。“绘画需要极强的想象力,但更来源于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任子杰说孩子们在画画上的表现力超出了他的预期。
北门街道长塘社区连续三年开设暑期爱心托管班,采用“工会+师院+幼专+社区”模式,多方联动、资源整合,今年暑托班招募了师院、幼专和返乡的大学生志愿者共11名,招收7-12岁学生共56名,分为低年级高年级两个班。托管班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开设了中国文化、文学、科普、音乐、美术、手工、户外活动等多样化的课程,丰富孩子们的暑期生活。
“大部分孩子的家长白天要上班,还有部分是留守儿童,只能把孩子丢给老人或者单独留在家。开设暑托班,志愿者们辅导学生暑假作业,陪伴他们参与各项兴趣活动,让学生离校不离教,极大地减轻了家长们的负担。有时,社区里有专业专长的热心‘能人’也会来给孩子们上课。”长塘社区的工作人员介绍。有些孩子中午家里没人留在服务中心,社区准备了不锈钢餐盒,并为他们做午饭。
炎热的七月里,早晨的长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里里外外依然热闹。清晨户外健身器材区有不少老人带着学走路的孩子闲聊、散步,服务中心里孩子们在阅览室看书、学习,二楼活动室传来暑托班学生的欢声笑语。暑托班高年级班的学生李梵说:“我非常开心参加社区的暑托班,在这里我结交了不少朋友,多种多样的课程也让我收获非常多,这个暑假过得非常充实。”(记者 贺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