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信州区:“听”得见的政务服务

时间:2023-01-29 来源:信州资讯 责任编辑:信州人家网 增大字号 减小字号 打印

 

在信州区政务服务中心前台的意见簿里有一封简短的信:在家千日好,出门半朝难;人生有依靠,政府解民悬。背后的故事既有际遇耦合,又充满必然。它从包容、务实、温暖的物候里长出,在鼓呼践行关爱弱者、人人平等价值观的行业里被“听”见。

无声的交流

近日,一对六十余岁的老年夫妻来到信州区政务服务中心,他们看到服务台后穿着志愿者马甲的林远筠,立即喜上眉梢,向她比划着“你好”。林远筠也认出了章明华和李巧云。

在旁人看来,这是一场听不见的对话。手指的延展翻飞,志愿者的耐心指引,老人的频频点头。“他们是聋哑人,去年我接待过他们一次,这次老先生说社会保障卡弄丢了,我带他们去窗口确认需办事项。”林远筠说,她像在无声和有声的两个世界里来回穿梭。

补办了社保卡后,林远筠到医保窗口查询到他们的医保未缴纳,又带他们去税务窗口缴费。“今年政策有变,残障人士需要自己缴纳30块钱,担心他们不知道这些。” 社保账号变更后必须去建设银行注销原卡,林远筠又在纸上清晰地列出一串序号,把需办的事项一一写好,放在了老人手里。

事情办完已是正午11点,两位老人却不肯走。章明华打着手语说要做一面大旗子送给林远筠,林远筠哭笑不得:“那太夸张了,都是该做的事。”两个老人要来感谢簿,拿出随身携带的纸,思索一会,打起草稿,又工工整整地誊写在簿里。绝大部分人写留言时是满意且干脆的,林远筠很少看见这样的慎重与不舍。在56字的留言里,章明华写道:人生忧虑有大小,政务干部心系民;大事小事有人帮,坚持初心林远筠。妻子在另一页写下:在家千日好,出门半朝难;人生有依靠,政府解民悬。

有声的爱

信州区政务服务中心定期开展关爱残障人士的手语培训课,所有前台工作人员都参加,林远筠给大家上课。“水电、燃气、社保、缴费,每次学几个简单的词汇,常用的大家基本能记住。”林远筠示范着,双手在空中划出不同的弧度。

手语学习对从未接触的正常人来说复杂且难,变化节奏快;有些地区手语不是标准手语,如同普通话和方言的区别,但林远筠在生活中耳濡目染学习的手语,聋哑人都能看明白。拥有正常听力的林远筠生于听障家庭,五岁开始学习手语,帮父亲翻译各种做工的石材和原料。在听障人的圈子里学会手语交流,像孩子习得语言一样,“我很感谢父母给了我一把走近听障人群的钥匙。”

“残障人在身体和心理上都承受着难以想象的失落和痛苦,手语是一座架在心间的桥梁,可以及时地帮助更多的人,是尊重他们、平等交流的方式,能带动更多人加入关心弱势群体的行动。”林远筠深有感触,她的女儿七岁也会手语,用手语和外公交流,多会一项技能在学校也更自信,在她们心中手语和汉语、英语并无不同。

“我们中心的特点是真正进驻了会打手语的工作人员,相比于很多地方采用的在线远程对接再转接服务中心更加高效、亲民。”区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副局长吴蓉说。“就像我看见章明华和李巧云的第一眼,就认出彼此。”林远筠说,“真的就像家人一样。”

近年来,信州区政务服务中心不断完善一次性告知制、帮办代办制,推动“网上办、掌上办”,致力于帮助群众实现一次不跑、只跑一次。同时,服务是一门学不完的艺术,需要实现人与人之间更真实、更有效的沟通。(记者 贺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