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州区: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

时间:2022-09-11 来源:信州资讯 责任编辑:信州人家网 增大字号 减小字号 打印

文章摘要:信州区以党建为引领,聚焦群众的身边事、烦心事,将城区各个街道划片成“网格”区域,以小区楼栋群众为基准细分为“微网格”,推行“党建+网格+微小事”解难帮困工作,不断夯实“让群众满意”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全面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宁可党员干部多辛苦一点,也要想办法让群众过得安生一点!”如何才能做深做实做好关乎民生福祉的群众工作,信州区以党建为引领,聚焦群众的身边事、烦心事,将城区各个街道划片成“网格”区域,以小区楼栋群众为基准细分为“微网格”,推行“党建+网格+微小事”解难帮困工作,不断夯实“让群众满意”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全面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为民办事,让群众不白跑少操心

“天津桥社区的桥洞位置,一下雨桥洞就积水,过路不方便……”社区群众王新点开手机,将桥洞下的积水情况发到社区微信群里,并“拍了拍”社区书记杨宝丽。

“收到,一会安排网格员去巡查!”杨宝丽回复道。

“桥洞排水管已改造完成,积水口已疏通!”一周后,社区书记杨宝丽在微信群里反馈道。

(改造前)

(改造后)

“让群众不白跑,足不出户办成事!”信州区北门街道紫阳社区党委书记万燕介绍,居民只需要打个电话、报上身份证号,或者在社区群报告,社区收到情况就能马上受理,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畅通群众申请办事和征集诉求的快捷通道。

通过基层党建信息化、调研走访、设置建议信箱、网格员日常巡防等多种方式,紫阳社区党委将点点民意落到实处。在米兰春天小区公共区域,增设了居民心心念念的休闲健身器材,开辟了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活动场地,受到小区群众的点赞。

基层治理工作是人民群众感知党的执政能力的“最后一公里”。为了消除“治理盲区”,信州区成立区委统一领导的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多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构建社区、物业、业主委员会、居民等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按照每个社区安排专项资金标准设立微小事蓄水池,统筹安排资金确保社区有经费办实事。

(茅家岭街道召开党建+网格+微小事工作部署会)

解难帮困,让群众都过上好日子

“小区没有门禁,进出小区的车多无序,家里的小孩都不敢带下楼去玩。”信州区金阳光小区群众在社区微信群里纷纷吐槽,小区没有物业,没有门禁,没人管、秩序乱。

东市街道五三(1)社区了解到群众心声后,立即展开实地调研,着手为小区引进物业公司,设置门禁道闸和安装监控摄像头。

在多方努力下,小区有了正规的物业管理,小区门口的门禁道闸也如期改造完成。

“整合全区多方力量,细化小区管理,按照网格划分,将各个街道划分成651个网格,细化为3227个微网格,并在网格内建立党支部或党小组,形成街道、社区、楼栋三级党组织体系,进一步延伸做群众工作的触角,做优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的结合文章,确保为民办实事扎实有效。”谈及党建引领网格化为民办事,信州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磊如数家珍。

54名专职网格物管员、218个无物业小区物业化管理,信州区按照“一年全覆盖、两年规范化、三年大提升”规划,打造“党建+网格+红色物业”融合治理新模式,彻底解决小区“老大难”问题。

同时,发挥社区网格员宣传、调解、监督作用,加速推进全区43条里弄小巷和34个老旧小区改造;将网格化管理平台接入智慧城市建设,推动为民服务精细精准;通过实施一批微改造项目,推动城市管理精细化、智能化。

补齐短板,让“邻里”成“家里”

“商品房阳台面积小,衣服都晒不干,现在社区统一在小区的公共区域安装‘邻里衣架’,让群众有了固定的晾晒地方。”信州区水南街道金山社区的张桂芬提及之前小区四处晒衣服的现象,感慨现在的小区环境更加人性化,居住体验更暖人心。

从邻里晾衣架到智能停车棚,从路灯改造到外立面亮化,从里弄小巷改造到加装电梯,信州区以“开门听意见,上门征意见”等方式,挨家挨户面对面收集群众意见建议,深入社区群众家中,解决民生小事,让“邻里”成“家里”、让“居民”变“家人”。

(改造前)

(改造后)

如今,信州区第一批1056件“微小事”已经完成974件,正在实施82件,提升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的精准化、精细化水平。(徐小章 郑岳水 李善明)